近年来,学校团委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领导下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针对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实效性不强,团的基层基础有待夯实,组织服务学生精准性有待增强,团建项目化推进不足等问题,实施“红色基因铸魂”“组织建设强基”“青年发展赋能”“团建创新引领”四项计划,构建了“强基固本、赋能提升、骨干带动、组织保障、质量监督”“五位一体”工作体系,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,学校获批陕西高校首批团建示范校。
一、强化思想引领,突出青春气息
针对职教青年思想活跃、参与意识强,生存网络化等特点,通过团团微课堂,用“青言青语”把党的科学理论讲清讲实讲活;每两周周三晚自习,师生协同制定方案,覆盖全校班级团支部,开展主题团日活动,突出青年味,推进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。把“青年大学习”网上主题团课等思想引领活动,纳入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必修项目,全校团员青年参与率达95%以上;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、党中央致词、团的十九大报告等内容;结合青年话语体系与传播特点,注重推出《团聚青春歌》等有思想、有温度的网络作品,提升工作引导力、说服力。
二、抓实队伍建设,强化组织赋能
针对基层建设规范性不强、团干部能力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。学校开展团建示范创建,以省、校两级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为抓手,培育出陕西高校团建示范单位12个。持续开展团干部素质能力大赛,以赛促培、分组进行,该赛项已成为青年参与面最广的赛事之一,累计在省赛获奖层级和数量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;团建示范创建引领带动和团干部能力整体提升,带来一系列团学工作育人成果接连突破。将学生社团整体规范建设和品牌示范建设统筹推进,以“文化育团、骨干兴团、品牌树团”三大举措,推动社团整体提升。实施品牌社团建设计划,重点打造思想政治类、学术科技类品牌社团12个,发挥引领带动作用。
三、服务青年成长,凸显扩面提质
针对学生就业难,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,通过社会实践、工匠讲堂、创新创业等,前置就业能力培养,近三年全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5000宇场;以项目化,推进第二课堂精品项目(活动)提质增效,提升学生社会化能力,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。针对社会实践覆盖面不广、与专业实践融合度不深,分类型组队增加学生参与人数、分层设计社会实践主题与选题,培育重点社会实践项目迭代升级;以“挑战杯”竞赛为载体,做精做优双创文化节,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,抓实抓细“挑战杯”竞赛赛前培训,分段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营等,强化学生双创能力,引导青年在技术攻关中勇当生力军。
四、深化团建改革,聚焦创新引领
探索“校企”双元第二课堂育人体系,将“五育”元素融入“第二课堂成绩单”制度,构建“7+1”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,建成集“功能展示+运营互动+操作培训+数据分析+成果推介”的第二课堂教育中心,开发多维立体化第二课堂教学资源 300 余个,构建“五育融合”育人新生态。届次举办文化艺术节、社团文化节、新生文体节、宿舍文化节、双创文化节,开展“红色访学+社会实践+创新创业+企业实习+劳动锻炼”五类实践,覆盖100%在校生,推进学生全面发展。